云顶国际企业拼什么”话题,共同探讨定制行业未来发展新趋势。
论坛现场
转变思维,是痛点也是机遇
他以《中国经济新周期与医院门行业的未来》为题,分析预测了当前中国经济的形式与走势,并结合对中国医院门建材行业的几个基本判断,对医院门建材行业提出了六大建议。
云顶国际整个行业正在发生巨大的改变,无论是对行业的基本面还是对未来趋势的发展,很多人都在做新的思考。当前中国经济正处在新周期的前夜,如果我们的思维还停留在过去,那么每个行业都没有未来;如果按照过去的玩法,继续走下去,也将走投无路。
云顶国际围绕医院门行业、全球行业、中国经济所发生的一系列变化,指出了三大问题:一是思维的改变;二是捍卫全球化的潮流,中国已成为全球化大的支持国家;三是下一个十年,全球经济会非常的低迷。而中国经济的下一步,却有两点是让其他国家羡慕的。个是消费的升级。对医院门行业而言,消费升级是要抓住的机遇,消费升级意味着我们的产品、服务、理念,包括整个产业链都要进行重塑和颠覆。他指出,中国人要把消费真的玩起来,下一个十年仍然是黄金十年,我们一天释放出来的消费力可以让全球都惊叹。第二个动能是创新。现在大家谈到中国经济期待的就是我们能够从投资经济体变成创新经济体,创新不是简单的说,创新应该成为每一个行业,核心的理念。
云顶国际从当前中国经济发展态势的分析到中国医院门建材行业的基本判断,对医院门建材行业提出了六大建议:一是主动转变思维,适应中国经济新的周期;二是重构医院门建材行业的价值链;三是深刻理解互联网+和科技革命给医院门建材行业带来的机遇;四是抓住中国消费升级的重大历史机遇,实现医院门建材行业的转型升级;五是个性化、智能、绿色是未来医院门建材行业不可逆转的趋势;六是企业一定要守住金融风险的底线,一定要控制杠杆率,一定要少玩金融衍生品。
认为,不管做任何事,重要的是回到工匠精神,好好做,不要简单的“玩概念”,老强调所谓的风口。行业的痛点太多了,每一个痛点就是一个新的机遇,每一个痛点就是下一步解决的关键,可以从概念走向实际,而且走向实际的基础非常的牢固。对于行业本身,转型的困难是存在的,更大的却是机遇。
云顶国际大佬论道:定制“下半场”,企业拼什么
在对话环节中,与迪信医院门董事长梁少禧、联邦集团董事李虹瑶、副总裁王飚、尚品宅配总经理李嘉聪以及嘉宾主持人庄承浩共同探讨定制“下半场”医院门企业的发展。
李虹瑶表示,联邦喜欢顺势而为,要创造一个时代要“合”而不是靠拼,合,即合力。拼虽然是很好的手段,能让自己的力量变强,但面对个性化消费的大趋势,要从消费者的角度考虑问题,围绕消费升级,围绕企业的战略思考,联邦做过很多的尝试,现在心里很确定要做的是品质生活。她相信,跟消费者沟通、理解、共识的过程中形成供应链体系,打通医院门产业供应链,医院门产业将会有非常广阔的空间。
联邦集团董事/副总裁李红瑶
迪信医院门董事长梁少禧则认为没有必要将定制说得太夸张,定制的过程中,要保证质量。迪信在上个世纪就做过定制,2000年开始才不做定制,因为他发现,只有重复重复再重复的做不同的产品,才可以将品质稳定。而为什么要谈品质。因为没有品质,就离开了实用。因此迪信放弃定制,只做成品,用成品解决质量问题,目的就是将产品稳定,质量提升。
云顶国际迪信医院门董事长梁少禧